查看原文
其他

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4.5《乘加、乘减》同步辅导资料

微课视频

第一课时


第二课时

知识点

 乘加、乘减

运算顺序是,先算乘法,再算加法或减法。

图文讲解


同步练习

参考答案

导学案

参考答案

1.(1)2 3 6 3 2 6 二三得六 (2)3 3 9 三三得九

2.(1)4 3 3 2 (2)加 3+3+3+2+2 3 2 3×3+2 4 1 1 4×3-1 (3)乘 加 乘加 乘 减 乘减 (4)乘 加 减

(5)3+3+3+2=11(人) 3×3+2=11(人)

4×3-1=11(人)

3.3×4+1=13(答案不唯一)

4.16 3 30 12 17 16

5.(1)4×5+4=24(人)

口答:一共有24人。

(2)4×4+1=17(人)

口答:一共有17人。

每日口算4 6 15 1 25 4 9 3 12 16

教学设计

乘加、乘减;练习十二。(教材第58、第59页)

教学目标

1.使学生会计算乘加、乘减,让学生体会解决实际问题应该用不同的方法。

2.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、想象、操作能力。

3.注意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、思考问题的习惯,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思想。

重点难点

重难点:会计算乘加、乘减,会解决乘加、乘减的实际问题。

教具学具

课件。

教学过程

一问题情境

师:同学们,看游乐场里的木马那儿,多热闹啊!(课件出示教材第58页情景图)

师:从画面上,你们都看到了什么?(学生自由回答)

生1:我看到有的一组木马上坐着3个人,有的木马上坐着2个人。

生2:坐着3个人的木马有3组,坐着2个人的木马有1组。

……

师: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,说得也很准确。

【设计意图:首先呈现一幅生动有趣的游乐场画面情景图,把学生带入宽松、愉快的氛围,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,为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】

二自主探究

师:根据这个画面,你能想到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?

生:一共坐了多少人?

师:问得真好,老师也不知道。大家快想一想,该怎样列式计算呢?想好了在小组里交流一下。

组织学生汇报,重点说说想法。

生1:我这样算,3×3+2=11。我看见坐着3个人的木马有3组,也就是3个3,所以是3×3,再加上还有1组木马坐着2个人,所以是3×3+2=11。

生2:我觉得还可以这样算,3×4-1=11。如果每组木马都坐着3个人,那么4组木马就表示有4个3,也就是3×4。实际上有1组木马坐着2个人,多算了1人,所以要减1,也就是3×4-1=11。

如果教学过程中没有出现这两种解法中的任何一种,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分析,重点明确思路,然后由学生尝试解答。学生计算时若列分步算式,教师可以适当引导,使学生明白分步计算与综合算式其实是一样的道理。

【设计意图:通过小组交流,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。鼓励学生说想法,意在帮助学生理清思路,真正弄懂每一步的计算意义】

师:你学会了吗?咱们一起来看看教材第58页的“做一做”,看谁做得又对又快。

学生尝试自己解答,教师巡视,个别指导。

组织学生交流,第1小题可以是3×4+1=13,也可以是3×5-2=13。两种答案都予以肯定,关键是引导学生说清想法,明确认识每一步的计算意义。第2小题学生完成之后,组织交流汇报,关键是理清运算顺序。

三总结提升

师: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?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?

怎么获取配套课件、教案等资料?

按下面方法回复

点击上方公众号↑↑关注

发送消息“人教111

即可领取全套资料

别忘了文末 点赞  在看

点击阅读原文关注我获取更多资料!!!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